4月18日,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东北大学承办、超星泛雅集团协办的“辽宁省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辽宁省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推进会”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处一级调研员侯永峰、辽宁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邓玉波、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辽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胡承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泉教授、超星泛雅集团总经理秦波涛、39所省内高校的校领导、全国80余所高校代表、20余家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350余人参会。东北大学教务处处长徐章润主持开幕式。

王强代表东北大学向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东北大学发展的教育部、省教育厅、兄弟院校、企业合作伙伴致以衷心感谢。王强指出,东北大学将提高站位,锚定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战略方向,持续优化学科和专业建设,大力培养未来行业科技领军人才。抢抓先机,促进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变革,革新育人理念,升级办学路径,创新教学模式,转型学习范式,完善评价方式,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面向未来,东北大学将联合省内高校、龙头企业,成立“辽宁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联盟”,助推辽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邓玉波表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是国家基于全球科技发展趋势、经济转型升级需求以及国际竞争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辽宁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全力支持辽宁省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希望全省高校秉持“以智启新,向智而行,智能向善”的发展理念,围绕人工智能加快学科和专业布局,加强高水平人工智能课程教材建设,推进人工智能产教协同育人,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我省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新高地,为辽宁“数字经济、智造强省”建设和东北全面振兴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快推进辽宁省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辽宁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的若干举措》落地见效。
侯永峰表示,要充分认识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意义,抢抓机遇,促进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要正视人工智能为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教学模式从“师-生”二元结构转向“师-机-生”三元结构,并实现对大规模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支撑。面向未来,将进一步加快建设人工智能领域特色学院,开展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系列培训,持续建好智慧高教平台,开展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创新试点等,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工作。

会上举行了“辽宁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联盟”揭牌仪式。该联盟由东北大学牵头,联合大连理工大学等省内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20所高校共同发起,接受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的工作领导、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以推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辽宁落地落实、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主要任务,每年组织开展辽宁省高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工作,积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与创新。
会议主旨报告分别由沈阳工业大学副校长陈延明教授、沈阳大学副校长解勇教授主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泉教授分享了教育大数据的深度应用未来趋势;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兴伟教授分享了对“人工智能+”时代的产教融合的思考;华南理工大学陈俊龙教授探讨了大小模型协同技术在教育场景的应用潜力;超星泛雅集团总经理秦波涛展示了AI驱动的教学数智化创新案例。

三场分论坛分别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及师生人工智能素养与应用能力提升、人工智能赋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哈尔滨工业大学赵雅琴教授、四川大学党跃武教授、东北大学徐章润教授、大连海事大学付先平教授、重庆邮电大学魏旻教授等16位专家分享了“智能+专业”改造、融合式教育模式、产教协同生态构建等实践经验。
分论坛后,参会高校代表和企业代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互动研讨。
此次会议既是辽宁深化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里程碑,也为全国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提供了“辽宁范式”。参会各方将以“智能向善”为引领,共同答好“教育强国、辽宁何为”的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