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先生以“中华文脉与文化自信”为题,为辽宁省高校师生作专题讲座。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靳国卫主持专题讲座。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兼省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庆东,东北大学党委书记郭海,党委副书记张皓出席活动,学校32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专题讲座上,单霁翔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从北京中轴线、良渚古城遗址等系列文化遗产的申遗历程,到故宫人“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的生动实践,用大量生动的图片、丰富的案例、翔实的数据,讲解了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传承、利用的历程和宝贵经验。单霁翔表示,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要“守得住”,更要“活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相通,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实践支撑。
在讲座中,单霁翔还深情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故宫“守望者”的心路历程,通过图片对比等方式,展现了经历六百年沧桑的故宫在迈向世界一流博物馆建设和发展历程中所发生的种种崭新变化、呈现出来的崭新风貌以及故宫博物院在文物活化利用、文化创新传播等方面的探索。他以《我在故宫修文物》《非遗里的中国》等纪录片为例,畅谈了以新媒体和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并深入解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价值。单霁翔对一系列案例深入浅出的分析,让与会师生深刻体会到了几代“故宫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和坚守。单霁翔表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要求,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保护好、传承好属于全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让中华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

靳国卫在主持中表示,单霁翔先生的讲座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深刻,为全省高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华文化“思政大课”,以对事业和理想的无比热爱、对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负责,感召着广大师生和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实现人生价值的路上不懈奋斗。

本次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指示落地见效的重要举措。活动旨在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辽宁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出具有辽宁特色的文化品牌,努力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牢记新时代文化使命,扛起文化传承之责,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教育引导全省广大青年学子深入挖掘中华文脉的时代价值,用好辽宁红色“六地”和新时代“六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将文化传承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为一体,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次活动由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主办,东北大学承办,辽宁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协办。活动在东北大学刘长春体育馆设主会场,在全省各高校设分会场。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班子成员及机关干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有关单位班子成员360余人,省内各高校思政课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学生代表等2万余人在各分会场参加活动。东北大学通过抖音、快手、微博等官方账号直播专题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