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园文学    正文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找寻青春答案

作者:孙亦婷编辑:来源:东北大学 更新日期:2018-12-20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找寻青春答案

— —品读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经历,争做时代优秀共青团员


“七年知青岁月,三十年仕途磨砺”,在迎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作为一名大学生青年团员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和生活,我认真品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这两本书,从中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为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走在时代前列,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共青团员也是我应当为青春找寻的答案。

有信仰,做一个追求梦想的人

信仰、理想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信仰和理想,有什么样的信仰和理想,决定了人生的充实与空虚。也可以说,信仰和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前进的方向,它能为我们的人生奋斗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尤其是作为青年人,更要有自己的信仰、理想和抱负。

当代大学生应当有怎样的信仰和理想,是追求金钱、享受?还是追求名誉、地位?拟或是追求民族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青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成长经历给了我们最明确的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是当年“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七年的艰苦岁月,坚守梁家河,在那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入了党、提了干、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最后被推荐上了清华大学,始终抱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从来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和知青时期的习近平年龄差不多,可现在我们是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享受着老一辈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我们要深入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理想和信仰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有什么样的理想。当代青年大学生要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并在此基础上树立真正远大的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以其宏阔和深远衔接了历史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理想与行动。实现“中国梦”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当代青年团员的最高理想和远大目标。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从赢得民族独立到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到实行改革开放,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终于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这就是“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梦。

敢担当,做一个勇挑重担的人

“一旦担起了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敢干事、敢干大事”,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是共青团员,正值十八、十九岁的青春年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思想敏锐,勇于进取,肩负着祖国人民无限的期望。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历史时期,身为大学生团员的我们站在时代的潮头,要勇于挑起自身的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肩膀可能还不够结实,腰板还不够坚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逃避责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关键时刻,稚嫩的肩膀也要勇挑重担。

《论述摘编》的出版,也正说明了党和国家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当前,正是举国上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拼搏的关键时刻,青年团员就更加应当在这次赓续辉煌的民族奋斗史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勇挑重担,担起时代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中国的前途命运,总是与青年息息相关,在民族危亡关头,在国家关键转折的历史时刻,青年大学生总是站在历史的前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的重要论述,正是勉励当代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生命在于运动,生活在于学习”,勇挑重担,首先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提高素质,否则,“敢担当”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在这方面,青年习近平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在闭塞荒凉的黄土高原,在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同时,从没忘记学习和思考,曾为借一本书跑30多里路。读马列、读历史、读政治、读文学,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知识和素养。我们大学生青年团员生在红旗下,成长在校园,有更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文明,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担当起当代大学生团员青年应有的责任;要努力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国家、民族、社会多作贡献,实现理想和梦想。

讲奉献,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的青春只有一次,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就是选择了高尚。”,品读习近平的知青岁月,深刻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格魅力和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当年,不到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高原当知青,在延川县梁家河大队一干就是7年。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他什么活儿都干,什么苦都吃,与老乡们同甘共苦。当今时代,我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已经大为改善,更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不断磨炼意志和品格,勇于经受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形成拼搏奉献、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回顾历史,无数革命先辈,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做的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伟大事业,这是一种大理想大奉献。我们作为后来人,先烈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作为他们的继承人,要将这种肯付出,甘于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默默奉献是青春价值最美的回归,今天我们是在校的大学生,明天我们就是祖国的建设者。如果我是一名警察,就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如果我是一名法官,就要坚持公平正义,为群众化解矛盾;即使我只是一名普通群众,当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也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少一些索取,多一份奉献,你就是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岁月,即使我们并未涉足,但是那段岁月所映射出的那些人那些事,是我们所需要铭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有利于青年成长发展的社会大环境进一步优化。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故事和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我们是年轻的共青团员,一定要增强团员意识,强化组织意识和组织纪律,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更加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做一名有理想、勤学习、敢担当、讲奉献的有为团员,不负初心,无悔青春。

  • 图说东大
  • 通知公告
  • 媒体东大
  • 最近更新
  • 人才培养
  • 学术科研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