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东北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新一轮建设任务汇报会在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国栋,副校长唐立新出席会议。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和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学术骨干等参加会议。
会上,东北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分别从项目意义、项目已具备的研究基础、技术路线及实现指标情况、项目应用前景、团队组成等维度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与会人员围绕加强基础研究、彰显特色提升成果显示度和社会贡献度、标志性成果如何更好凝练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唐立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学校科技创新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强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心,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推动科技成果有组织转化,积极主动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唐立新强调,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王国栋院士的带领下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强化有组织科研,坚持工艺、材料、装备、数字化四位一体有机协同,在促进钢铁产业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转型,解决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新一轮建设期,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要以高质量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聚焦“卡脖子”问题与基础研究提升,强化行业高校院所的协同合作,着力打造校企协同的东大品牌;要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为着力点,统筹推进服务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辽沈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有机统一,为辽宁高质量建设以钢铁与装备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王国栋表示,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工作始终践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企业不但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还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此次中心新一轮建设任务要进一步围绕钢铁产业链开展创新工作,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协同配合,更加深入企业,使中心的创新技术变成真正的生产力,真正解决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争取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为助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