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东北大学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交流会在东北大学举行。岚图汽车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秦捷,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皓,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国栋,育材堂(苏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心新一代超轻量化钢制车身技术方向首席易红亮及校企双方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张皓对秦捷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张皓表示,东北大学始终将科研创新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已形成工艺、装备、产品、服务等一体化创新体系,在高强度韧性钢铁材料、热处理装备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为指导,充分发挥在高端金属材料、工业智能化等领域的科研优势,通过与岚图汽车的深度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工程技术转化,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
秦捷介绍了岚图汽车发展战略,并对东北大学及王国栋院士团队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秦捷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技术革新的关键阶段,岚图汽车将依托东北大学在新材料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技术积淀,重点开展新型材料应用研究,加速推进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企业将通过建设院士工作站等方式联合高校科研力量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共同提升产品安全性和环保性能,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王国栋表示,钢铁行业未来应重点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及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形成创新生态。王国栋指出,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多年来致力于推动数字技术为钢铁行业绿色化、高质化、强链化赋能,已取得多项卓越成果。新一代超轻量化钢制车身技术团队攻克铝硅镀层热冲压钢技术,打破国外垄断,研发出1000-2200MPa全强度系列产品,韧性提升10-20%,实现全球最高强度2200MPa级应用。核心技术获中美欧日韩专利授权,许可5家国际钢企生产,通过17家车企认证,使吨钢成本降低2000-3000元,年节约行业成本数十亿元,推动汽车轻量化与产业升级,支撑国家“双碳”战略实施。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心将与岚图汽车围绕新材料、新工艺、轻量化技术研发等产业痛点展开联合攻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同时,校企双方将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为行业输送兼具科研能力和产业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会上,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围绕关键材料研发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东风集团、岚图汽车、育材堂、东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教师共同参与交流,为后续合作奠定实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