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智能科学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学术年会暨学术委员会第一届第四次会议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405室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教授,东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信息学院相关负责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参加本次会议。

唐立新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给予东北大学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充分肯定了以黄敏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辽宁省智能科学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信息学院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回顾了东北大学控制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并希望实验室在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学术委员会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教授主持。会议主要审议了辽宁省智能科学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工作报告。实验室主任黄敏教授对实验室2023年度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总体介绍。实验室副主任马连博教授作了实验室2023年度工作报告,并介绍了实验室在2023年取得的相关成果。2023年,实验室在研纵向课题41项,累计合同总经费4713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5项;在IEEE TPAMI、IEEE TII、IEEE TWC等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申请软件著作权141项;培养博士研究生100余人、硕士研究生450余人,指导本科毕业设计90余人。马连博表示,实验室开放交流力度持续加大,取得显著成果,主办国际会议3次,国内会议1次,国际暑期课程1门,定期与海外合作学者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研讨,并派出联合培养学生3人,国内外访学及学术交流28次。
三位青年学术骨干张云洲教授、陈大力教授和青年教师吴子扬分别就“面向室外环境的视觉精确定位研究与实践”“基于深度学习的铝合金微观组织图像智能分析”“智能无线光通信—理解并克服人类行为影响”等前沿技术进行汇报,展示了取得的阶段性工作进展,并汇报了未来工作思路。
在交流环节,合肥工业大学杨善林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李一军教授、北京交通大学高自友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海军教授、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焦李成教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史海波研究员等专家先后发言,一致对实验室在2023年所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实验室聚焦人工智能国际学术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企业实际需要,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成果突出,在数据驱动优化方法与智能决策理论、感知计算一体化的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工业互联网的决策理论和智能技术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各位委员分别围绕实验室2023年度建设情况及下一步主要工作设想给出了指导意见,建议实验室在引进优秀人才上下功夫,进一步凝练优势学科方向,并希望辽宁省和东北大学在经费、空间和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多实验室的支持。
黄敏教授感谢各位专家给予实验室发展建设的宝贵意见,并表示实验室将吸收并落实各位专家的建议,继续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凝练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在辽宁省乃至全国的智能科学与智能系统创新领域取得新突破,为东北大学的“双一流”建设、东北全面振兴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