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东北大学理学院“全研寝室”:团结协作,铺就成长之路

作者: 解家岩 姚艾君 编辑: 白一含 来源:理学院 更新日期: 2025-06-18

学生宿舍不仅是生活的港湾,更是孕育梦想、助力成长的沃土。2025届毕业季,东北大学理学院五个寝室全员升学读研。他们并非孤军奋战的个体,而是在朝夕相处的寝室这个天地里,通过互帮互助、并肩前行,共同实现了学业上的进步。这五个“全研寝室”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共创优秀的环境,并肩作战的力量能让每位成员互相照亮,彼此成就。

三舍A316:并肩奋斗,共同成就理想

三舍A316的四个化学专业的伙伴,用互帮互助的默契,书写了全员读研的故事。“在课堂上我们是传递笔记的“同桌”,分组实验时又是配合默契的‘搭档’。”李奕贤和黄瑞恒奋战在考研征途中时,屈飞扬总结“化学保研真题集”、何远桥整理的“物化考点手册”,成了李奕贤和黄瑞恒书桌上的“备考红宝书”。

考研倒计时百日,宿舍每晚11点准时开启“互助模式”:何远桥帮黄瑞恒圈画分析化学的重点方程式,黄瑞恒在做有机合成题遇到困难时,四人围在书桌前,用分子模型演示反应机理,何远桥用红外光谱知识类比解题思路,屈飞扬从网课上找类似例题,最终让复杂的合成路线在讨论中逐渐清晰。

当研究生录取捷报传入A316,四个伙伴眼中迸发的光亮,是青春跃动的绚丽色彩。他们用并肩奋斗的时光,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动人的模样——所谓成长密码,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的奇迹,而是一群志同道合者,在追梦路上彼此照亮、共同奔赴山海的温暖与力量。

三舍B265:披荆斩棘,一路相伴同行

三舍B265,承载着四位少年的热血与梦想,也见证着他们在知识海洋中破浪前行的奋斗历程。经过四年大学生活,他们不仅在学业成绩上出类拔萃,在各类竞赛中更是硕果累累。从实验室里无数次的反复实验,到笔试考场上的奋笔疾书,再到面试现场的激烈角逐,每一滴挥洒的汗水,都烙印着为梦想拼搏的执着。

踏入B265的房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专注而热烈的学习氛围:两名物理专业的同学和两名数学专业的同学,如齿轮般互补咬合,各展所长。“这个定理的条件是不是可以再规范一些?这个证明的方法是不是不太严谨?这个定理在实际中有什么意义?”无数次的相互提问与解答中,他们从困惑迷茫走向豁然开朗。课余时间,他们暂时脱离学习与竞赛的紧张节奏,相约在操场尽情挥洒汗水,释放压力。

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四名同学团结一心,相互尊重。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优秀可以相互感染,梦想能够产生共鸣。那些无数个日夜的坚持,那些一路同行的陪伴,那些耐心答疑解惑的瞬间,都将化作坚实的羽翼,助力他们抵达闪耀的未来。

三舍B251:求真务实,勇攀学术高峰

三舍B251的四名同学是“物理达人”,各个头脑灵活、出类拔萃:陈国的笔记本是 “寝室共享题库”,考前必被传阅;冯玉葆的 “考研宝典” 写满了数学公式。三舍B251用四年时间证明:最好的寝室关系,是让彼此成为更耀眼的人。

无论是日常学习,还是升学的关键抉择,B251的四位同学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在学术研究上,他们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将爱国主义光荣传统转化为内在动力。陈国在钻研专业知识时,力求将所学与国家相关领域需求相结合;赵京尚参与科研项目,着眼于行业前沿难题;冯玉葆跨专业考研,是因为看到国家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周一鸣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创新,一步一个脚印,抵达梦想的彼岸。

三舍B243:主动思考,探索创新实践

在课程学习的征途上,三舍B243寝室的四人是彼此最可靠的伙伴。每当面对复杂的学习理论推导与习题,他们总会围坐在狭小的书桌前,将课堂笔记与参考资料铺展成作战地图,逐行梳理思路。课程设计与实践环节,是他们践行报国理想的练兵场。从力学模型的搭建,到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四人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测量时,他们严谨细致;计算时,他们反复核对数据;分析结果时,他们各抒己见。

本科四年转瞬即逝,四人从初入专业的懵懂学子,成长为心怀家国、对工程力学有着深刻理解的准工程师。这里留下的不仅是学习的印记,更是青春与热血交织的情怀。那些挑灯夜战的执着、实践创新的探索、畅聊未来的憧憬,都化作他们人生路上的精神坐标,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报国华章。

三舍C319:团结协作,探索未知领域

对于三舍C319的四名同学来说,寝室并非他们相聚的唯一地点,实验室与图书馆才是更常出没的“战场”。化学专业李博和余林在晨曦微露时便奔赴实验室,开启一天忙碌又充实的实验筹备,调配试剂、校准仪器,直到深夜才回寝休息;物理专业的谢萌和凌嘉乐,臂弯常夹着一摞厚厚的专业书籍,或匆匆穿梭于校园小径,或埋头图书馆自习。

尽管每个人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但是面对难题时,他们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请教、共同进步。谢萌深刻地记得那次量子化学难题的探讨:四人围坐研究,不同学科视角激烈碰撞。她凭借化学知识,从分子层面剖析;凌嘉乐则运用量子物理理论,从能量、波函数等角度切入;还有人引经据典,引用过往积累的跨学科案例举一反三。那一刻,她感觉不同专业知识的交融,好像汇成一束强光,穿透了知识的迷雾。

保研、考研都尘埃落定后,四名同学终于迎来一段难得的闲暇时光。畅所欲言里,他们回顾成长点滴,感受当下幸福,也对未来满怀期待,他们深知,无论身处何方,这份情谊都是心底最温暖的回忆。

这五个“全研寝室”的故事,是青春与梦想的交响,是奋斗与成长的礼赞。他们用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弘扬着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他们以青春之我,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未来将更多的东大学子秉持家国情怀,踏上逐梦之旅,在祖国的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青春之花。

要闻推荐
通知公告
媒体东大
东大要闻
学术科研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