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冶金专业教材和工具书经典传承国际传播工程启动会暨冶金专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研讨会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大会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工业出版社主办,东北大学承办。
此次启动大会,广受行业重视与关注。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国家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世界钢协副总干事钟绍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路,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耿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冶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长永,鞍钢集团总经理戴志浩,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王鲁宁,辽宁科技大学副校长李胜利,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副校长赵红军,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韩提文,东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夏庭,副校长王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出席会议,来自各协会、学会、高校、企业的300余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会议。
冯夏庭代表东北大学致欢迎辞。冯夏庭表示,钢铁产业是我国现代工业的脊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凝聚全行业之力,推进冶金专业教材和工具书经典传承,对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东北大学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下一步学校将围绕拟新编和修订再版的冶金相关专业高等教材全力推进新时期教材建设,打造一批反映冶金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最新成果、符合新时代冶金人才培养规律的高水平系列教材,为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启动会由姜维主持,王新江、钟绍良、邬书林、鲁昕、何文波、戴志浩、耿林、王鲁宁、赵红军等依次做了大会主旨发言和特邀发言,苏长永介绍经典工程进展及工作安排。与会领导专家一致认为,“叫好又叫座”的经典教材和工具书的缺失,已成为我国钢铁行业人才培养的短板和痛点。冶金专业教材和工具书经典传承传播工程的启动实施,既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实现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的必修课。
研讨会第一阶段由任静波总编辑主持,王国栋和赵志毅分别做了大会特邀发言。第二阶段,与会专家分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组进行了深入交流,高等教育组由王强和王鲁宁主持,职业教育组由赵红军和韩提文主持。
据悉,“冶金专业教材和工具书经典传承国际传播工程”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金属学会联合发起,目的在于成体系地修订、新编专业教材和工具书,总结、提炼、传播最新冶金科技成果,完成行业知识传承传播的使命任务,支撑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