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东北大学举行庆祝第38个教师节暨2020—2022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线下主会场设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校内分会场设在南湖校区主楼822室。
校党委书记熊晓梅,校长冯夏庭,副校长王辉、张皓出席会议。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南湖校区驻校的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副处级及以上干部,在校内分会场集中视频参会。部分获奖教职工、学校副处级及以上干部线上参会。冯夏庭主持会议。张皓宣读了《关于表彰东北大学2020—2022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和《关于表彰2020—2022年度东北大学“三育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决定》。
冯夏庭代表学校向奋斗在学校各条战线上、为学校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全体教职工,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祝愿。冯夏庭指出,长期以来,我校广大教师以德为先,潜心育人,严谨治学,深耕科研,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和科研报国的神圣使命和时代重任,以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和大担当支撑和推动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教职工共克时艰,同心战疫,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运行,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冯夏庭强调,今年是东北大学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新一轮一流大学建设,向百年东大新坐标奋勇迈进的关键一年。开展表彰活动旨在表彰优秀模范,弘扬东大精神,增强广大教职工践行初心、献身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激发广大教职工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希望广大教师对标先进,争先创优,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坚守教育报国的初心理想,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共同谱写东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壮丽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丁进良教授和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巩亚东教授分别代表获奖集体和个人发言。
熊晓梅对全校教职工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在全面扎实有效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中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熊晓梅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全面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教师工作各项部署的过程中,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教师评价改革不断深入,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人才和团队引育机制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更加健全,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更加优化,教师支撑发展作用更加突出。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情况下,全体驻校教职员工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保证运转,展现了东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熊晓梅强调,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要坚持学习教育和严格要求相结合,深入涵养教师师德养成,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引导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育人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用真情、真心、真爱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发展。要把治学作为第一追求,在原始创新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征程上闯关夺隘,要坚持育人者先育己,及时地把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学生。
熊晓梅表示,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构建尊师文化体系,不断健全教师荣誉表彰体系,挖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要积极推进强师举措,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优化分配制度,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加大对于青年教师的政策资源支持力度,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要完善惠师政策,更加突出教师主体地位,完善教师参与治校治学机制,充分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多为教师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主会场会议结束后,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分批前往室外进行合影留念。王辉在南湖校区分会场为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